时间:2025-05-02 12:35
一、员工擅自离职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
员工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,一般情况下由员工承担赔偿责任。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,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,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,应当承担赔偿责任。用人单位需证明损失的存在、损失与员工擅自离职的因果关系以及损失的具体数额。例如,员工带走公司重要商业资料导致客户流失造成经济损失,或因突然离职使工作无法正常交接致公司业务受影响产生损失等。
不过,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过错,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、未依法缴纳社保等,导致员工离职,那么员工可不承担或减轻赔偿责任。
二、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带来损失要承担责任吗
员工擅自离职给公司带来损失需担责。员工应按法律规定,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,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。未履行程序擅自离职属违法解除。
若该行为致使用人单位受损,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。赔偿范围涵盖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支付的费用、培训费用(有约定从约定)、生产经营和工作的直接经济损失、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等。
为应对此类情况,公司可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完善规章制度,明确擅自离职的后果和赔偿标准;二是保留好相关费用支出凭证,如招聘费用、培训费用等;三是若发生擅自离职情况,及时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,要求员工赔偿损失。
三、员工擅自离职造成损失单位如何追偿
员工擅自离职致单位受损,单位可依法追偿。损失范围通常涵盖招录、培训费用及对生产经营和工作的直接经济损失。
1.确定损失范围,包含招录、培训费用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,明确追偿基础。
2.收集证据,如招聘支出凭证、培训合同及费用发票、业务受损证明等,证实损失与离职的因果关系。
3.先与员工协商赔偿,若协商无果,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劳动仲裁维权,提交仲裁申请,阐明事实、损失和赔偿金额。
4.若对仲裁结果不满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建议单位完善内部制度,明确擅自离职责任和赔偿规定;日常做好证据收集和管理工作,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有效维权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用人单位的赔偿金在离职前支付吗
下一篇:公司欺诈员工怎么解决问题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